2009年10月11日

2009諾貝爾獎的研究:染色體端粒、核糖體

都不是國中會教的,不過多看一些,可以長智慧


染色體研究 三人共獲諾貝爾醫學獎

【聯合報╱編譯莊蕙嘉/報導】 2009.10.06 06:34 am

諾貝爾醫學獎五日揭曉,三名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‧布雷克本、卡蘿‧格萊德與休斯塔克,因發現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的複製過程與老化的關聯而膺選,這項研究可望為癌症治療和抗老化帶來曙光。
三人的研究成果說明了染色體的自我保護機制,可在細胞分裂時成功複製,且不致使基因鈍化。
瑞典卡洛林學院諾貝爾大會表示,三人的研究「解決了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問題,了解染色體如何於細胞分裂時完整複製,並防止退化。這項發現為我們認識細胞增加新面向,為對抗疾病機制提供曙光,並刺激潛在新療法的發展」。
布雷克本(Elizabeth H. Blackburn)和格萊德(Carol W. Greider)發現,位於染色體頂部的端粒,乃由端粒酶形成,這種酵素正是防止細胞退化的關鍵。布雷克本和休斯塔克(Jack W. Szostak)的研究則指出,端粒酶不足將導致老化。
卡洛林學院教授韓森負責去電通知得獎者,他表示三名科學家都親自接了電話,雖然聽起來有點睏但很高興。休斯塔克還說,要辦個盛大的派對慶祝。
聽聞得獎時,格萊德正忙著送小孩上學,因此延遲發表得獎聲明。她謙虛地說,研究之始純粹出於好奇,並未想到有助於癌症治
療。
這也是諾貝爾獎歷來首次有兩名女性同時獲頒醫學獎,出生於澳洲的布雷克本擁有澳洲及美國雙重國籍,她是澳洲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獎殊榮的女性。
格萊德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,六十歲的布雷克本是舊金山加州大學的生物學家,曾任格萊德指導教授。五十六歲的休斯塔克目前在波士頓的麻州綜合醫院教授基因學,三人可平分一千萬克朗(約台幣四千五百六十萬元)獎金。
※延伸閱讀》
‧保護粒腺體 抗老首部曲
‧從內年輕到外 抗老新觀念

端粒酶/過活躍致癌 過少會老化


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 2009.10.06 04:01 am


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三位研究端粒酶的美國科學家,國內學者指出,端粒酶過於活躍,會促進癌細胞增生,過少會使人老化,恰到好處則有助青春永駐。
中研院院士沈哲鯤說,人體細胞壽命,決定於染色體的「端粒」(telomere),人老化是因細胞不斷分裂,每次細胞分裂,端粒就會變短,短到一定程度,細胞就會死亡;端粒酶可促進染色體尾端變長,延緩變短,保護染色體不受破壞。
沈哲鯤舉例,以大腦神經細胞來說,它幾乎不再分裂,也不會再生,所以人老了,可能出現巴金森氏症。
沈哲鯤說,端粒酶如果恰到好處,可促進細胞生生不息,就像幹細胞一樣,讓細胞青春化,不會因為細胞不斷分裂、老化而變老。
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大釗則表示,端粒酶像一刀兩刃,科學家發現,有八成五癌症的癌細胞,端粒酶都十分活躍。
張大釗說,了解這樣的機轉,未來可發展如端粒酶抑制劑之類的藥物,讓癌細胞不增生、不複製。
陽明大學前些日子也發表長壽基因,證實可減緩端粒變短的速度。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張天鈞說,日常生活吃綜合維他命的人,體內端粒較長,肥胖、吸菸女性端粒較短,由此可知,營養均衡,少吸菸,或少吃導致肥胖的食物,都有助保持青春。
【2009/10/06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
研究核醣體 以美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











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,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研究生物體內「核醣體」作用和結構的美國籍科學家拉瑪克里斯南、史泰茲和以色列籍科學家尤納斯共享此一殊榮。尤納斯是史上第4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性,也是1964年以來的第一位。
三位科學家分別在不同國家進行核醣體研究。拉瑪克里斯南(Venkatraman Ramakrishnan)57歲、印度裔,目前擔任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高級研究員;史泰茲(Thomas Steitz)69歲,出生在美國康乃狄克州,為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教授;尤納斯(Ada Yonath)70歲,現任職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。
核醣體是生物細胞中的蛋白質製造工廠,它能夠「翻譯」出DNA (去氧核糖核酸)所傳遞的遺傳訊息,然後製造出構成生命化學組成的蛋白質,對生命形成至關重要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,3位科學家各自努力,在2000年8、9月間幾乎同時抵達了終點線,發表了核醣體的重要研究成果,也都使用「X射線晶體學」(X-ray crystallography)方法找出了組成核醣體的數十萬個原子,建構出核醣體的模型。
瑞典皇家科學院說,「沒有核醣體的作用,病菌無法生存下來,這就是為什麼核醣體在研發新的抗生素上成為如此重要的標的。這些模型被科學家用來研發新的抗生素,直接在拯救人類生命和減少病痛上提供了幫助」。
拉瑪克里斯南7日表示,他一早接到電話時還不太相信,因為他有一些朋友總會跟他開玩笑;尤納斯獲知後的第一個反應是「樂昏了」,她特別強調,「我不認為性別在此間扮演任何角色」。
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在瑞典舉行,3位得獎人將均分1000萬瑞典克朗(約台幣4610萬元)的獎金。
※延伸閱讀》
‧DNA移植 可除遺傳疾病
‧核醣體研究 有助抗生素製藥
‧保護粒腺體 抗老首部曲
【2009/10/08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核醣體研究 有助抗生素製藥


【聯合報╱記者李承宇/台北報導】 2009.10.08 04:00 am




今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研究核醣體結構的三位學者,國內相關領域學者表示,這項研究不僅是很重要的基礎研究,對於抗生素的藥物設計發展也相當有貢獻,「是在排隊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題目」。
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譚婉玉曾經在得獎者Steitz夫妻的耶魯大學實驗室裡,跟Steitz太太做研究。她表示這次得獎的三人研究核醣體的不同部分,Ramakrishnan研究小的核醣體次單元,Steitz與Yonath則是研究大的核醣體次單元。
雖然研究不同部分,但是核醣體研究都對抗生素的發展相當重要。因為抗生素是結合在核醣體上作用,瞭解核醣體結構,就可以讓藥物設計更方便、更確實。
Yonath一開始就鎖定這個目標,縱使剛開始看核醣體結構的解析度並不夠好,但她還是一直堅持在這個領域,直到晚近結晶學技術成熟。
譚婉玉1993年就在耶魯大學與Steitz夫妻做研究,他形容Steitz 是一個很聰明很和氣的人。兩年前中研院分生所成立廿周年,還曾邀請Steitz來台訪問。國內學者認為,核醣體結構的概念現在已經變成基礎知識,在教科書中都有,但是它的重要性,「跟幹細胞的發明一樣,都在等著排隊拿諾貝爾獎」。


讀居禮夫人 尤納斯愛上科學
以色列的第一位女諾貝爾獎得主艾達‧尤納斯,幼時窮到連書也買不起。
得知獲獎後,尤納斯喜極而泣告訴以色列公共電台說:「小時過的生活,絕對無法料想到會有今天的我,儘管我的父母和家人總認為有出頭天的一天。」
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、70歲的尤納斯出生於耶路撒冷的貧寒家庭,當時的耶城還是英國託管區巴勒斯坦的城市。
尤納斯是史上第4位、也是45年來首位贏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科學家,居禮夫人也曾獲化學獎。尤納斯說,她從小就好奇,閱讀居禮夫人故事,讓她走上科學這條路。2008年她接受訪問時說:「我的一生都是實驗。我就是好奇。一次我想量陽台的高度,結果摔落花園,跌斷了手。」
鼓勵女性從事科學研究,是尤納斯的終生信念。她說她從不曾想過自己是女人,尤其是做科學實驗時。全球人口有半數是女性,她說,不鼓吹女性參與科學,人類等於損失一半腦力。她認為「受到鼓勵,女性也能做大事。」
有一名女兒、目前居住以色列的尤納斯說,他們的研究經常持續多年且方向一再改變,每當她克服有如攀登珠峰般的大困境時,卻發現還有更大的問題在前,在破解核糖體結構的那一剎那,她說她「真的好快樂。」

2009年10月8日

專研課程02-細胞繪圖作業(1)

各位開始學著怎麼畫出一個有水準的顯微鏡繪圖,這是一個基本功,掌握了基本技術,而且不要太急,就一定可以完成好一份作業。

很多人一直被我退作業,原因不外乎
  • 把點化成線
  • 細胞沒連好線,導致細胞膜破掉
  • 標示沒寫、標線不平
另外有些人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,把整個細胞打的全部都是黑點,那就太超過了,各位可以看看以下幾個人的作業。其實,並不需要打了一堆點啊。

請各位仔細觀摩,並且看看他們畫的跟你有什麼不一樣?
希望有一天,我能夠把你們的所有作業都貼上來,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能達到我嚴格、殘酷的標準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09年10月2日

專研課程03-單式顯微鏡

做單式顯微鏡的過程紀錄,我放在這裡(2009年製作單式顯微鏡)

底下是各位的玉照,有些人沒被照到,沒關係,將來總有機會。

關於單式顯微鏡的製作方式,我寫在這(自製雷文霍克式顯微鏡)
然後詹先生一直問的倍率計算方式,在那一頁也有,請自行參照啊。

下週上課會跟各位講雷文霍克是做啥咪東西的人。

最後祝各位烤肉節快樂!
(哎,台灣人真的瘋了,中秋節幹嘛烤肉,都被烤肉醬廠商給害了)